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原创性贡献

傅伟男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马克思主义党史观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照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种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研究和总结自身历史,形成了毛泽东党史观、邓小平党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系列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深刻的洞悟力与理论创造力,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作出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全面而严整的党史观体系。习近平党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党史观、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史观(1)吴德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史观——学习习近平党史工作重要论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页。,不仅接续了中国共产党的重史传统,而且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新飞跃。深刻认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原创性贡献,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理论体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弄清楚党史的本质,搞明白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史学习和研究的必要前提。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开创性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2)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习近平是第一个对党史研究概念作出精准阐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入思考党史发展的规律,科学总结党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国社会的巨大贡献,原创性地揭示了党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一)党的历史是一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在全面系统深刻地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与发展起来的,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22、12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审视。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即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具有与实践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始终秉持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系列优秀成果,成功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秉持着将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念,持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为国家和民族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从历史高度揭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贡献,得出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的真理性认知,奠定了正确认识党史的思想底色。

(二)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构筑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

历史伟业呼唤卓越精神,艰苦奋斗锻造顽强品格。精神是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只有精神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政党才能屹立不倒、永远向前。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等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一代代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伟大建党精神,前赴后继地创造出波澜壮阔的绚烂历史。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涌现了一大批信仰坚定而勇于牺牲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创造形成了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页。。这些精神不仅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而且熔铸成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传统,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与果敢的政党本色,进而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有力地增强了人们对优良传统与崇高理想的高度认同与践行意识。习近平指出,站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起点上,更要承继革命先烈等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宏愿,把坚守信念、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等精神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这构成了正确认识党史的精神源泉。

(三)党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休戚与共的历史

初心使命是做任何事情前的最初愿望与理想信念。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22、12页。透过百年党史,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作为党的初心与使命,已成为贯穿于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与发展史的一根红线。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追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强调一定要继续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诚恳接受群众的监督与批评(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认为,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唯有笃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深入群众并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亿万人民凝聚成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绚丽的华章。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既是党的历史主体,也是党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1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44—145页。,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党史研究的价值旨归,也是正确认识党史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四)党的历史是一部锲而不舍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历史

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之源,是持之以恒不断实现自我净化的原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1)《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版,第1页。。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理念,必然要防止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出现,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习近平看来,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自我革命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抗御风险本领与抵制腐化的保障。事实证明,无论是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还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党的宏伟事业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是在自我革命中实现的。党的伟大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精神、及时修正错误。习近平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必须戒骄戒躁,保持战略定力,尤其要加强以提高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决不能有任何松懈厌战的心理(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0页。。深化理解自我革命与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联系,乃是正确认识党史的政治要求。

习近平关于党史本质的回答,不仅揭示了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人们党史认知的主基调,确立了党史评价的主旋律,而且超越了以往“就党史论党史”的局限,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内容结构与理论框架,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党史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了解党史的功能作用,明晰党史的深层次内涵,是学习和研究党史的根本动力与价值旨归。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透过党史可以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关于党情和国情的正确认知(1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7页。;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党史可以传承红色基因,获得理想信念的滋养,增加前行的力量(15)《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对学习和研究党史的重大意义作了许多原创性阐释。

(一)学习和研究党史是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1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7—8、10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自诞生起就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系一处,中国人由此开启了从被动接受命运摆布到不畏荆棘载途奋起抗争的征程,誓言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百年党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党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武器,领导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翻开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党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广泛而深刻地实现了社会变革,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党为中华民族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短短的40年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使中华民族重拾自信焕发生机。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习近平强调,前行的路上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勇毅前行,牢牢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1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7—8、10页。。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党史工作重要性提至关涉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旨在为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与内在动力。

(二)学习和研究党史是坚定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中开辟出来,社会主义的理想也需要历史的滋养。习近平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既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前进的必修课,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举措(1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6页。。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辩证统一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新时代,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学习研究,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党史工作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旨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治国理政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学习和研究党史是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自我革命是党的历史经验,也是党的最大优势。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已在思考如何跳出历朝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在“窑洞对”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实行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19)黄炎培:《延安归来》,沈阳:东北书店,1946年版,第3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第一个答案的基础上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此即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无疑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味、不变质的精神密码。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000多万名党员,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而取得诸多重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2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7—8、10页。。习近平从党的历史经验出发,肯定推进党史的学习研究是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目前,党的自身建设水平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党风廉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党史工作与党的自我革命结合起来,旨在以史为鉴,通过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四)学习和研究党史是开展政治建设、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2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1页。。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前提。习近平强调,党史工作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2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1页。。只有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着眼于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才能激发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就党的历史而言,“八七”会议、遵义会议都是在党遭遇严重挫折、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召开的,先后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均起到了挽救党和革命的作用。而长征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公然分裂党、抗战初期王明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等行径则产生了恶劣影响。可见,要实现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必须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等各项制度。习近平指出,要引导全党吸取党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党史工作与政治建设统一起来,旨在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昂扬姿态全力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凭借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用深邃、宽广的历史视野将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性提至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深刻把握了党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自我革命以及政治建设的内在联系,扩充了党史工作的现实意涵,为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明确党史的核心内容,把握党史的主题与主线,是搞好党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前提和题中要义。围绕党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强调,要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以及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形成的光荣传统(23)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党史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精神养分,通过对党史核心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

(一)党的领导地位的形成和党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2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1页。党的领导地位的形成是特殊国情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虽有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探求救国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下,他们均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在此前救国方案失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凭借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指导与振兴中华的执着梦想,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成功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两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而彰显了超强的领导力。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既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中国人民的积极而主动的选择。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群众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终于实现了人民的彻底解放。在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不仅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悟党的领导地位的形成和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有助于正确理解当代中国一切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的历史渊源,从而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

(二)党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把握了历史发展大势,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4、214、10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导致我国经济凋敝、民生维艰,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令人刮目,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冲破长期以来极左思想和路线的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对此,习近平总结道:“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27)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4、214、10页。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工业弱国走向工业强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指出,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表明,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只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2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4、214、10页。。深刻领悟党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更加坚定对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民族复兴大业的信心。

(三)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

党的历史是筚路蓝缕的历史,是不断创造辉煌和开辟未来的历史。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把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党自1921年成立后,经过28年的奋斗,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了晚近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构建起工业化的坚实基础,保障了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瞻远瞩、科学擘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等进入世界前列,“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3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习近平指出,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01页。。深刻领悟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提升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光荣传统

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努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重要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3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版,第65—70页。。这些经验是党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引领民族未来的科学指南。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汲取历史经验,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解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3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8页。。同时,我们党还培育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永远艰苦奋斗,“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3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人民日报》2021年3月2日。。深刻领悟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光荣传统,有助于增益智慧、锤炼党性、提高觉悟和境界,自觉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以豪迈的姿态坚定地走向未来。

习近平坚持人民立场,精准把握党史的核心要义,有关论述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主旨内涵,深化了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知,还为科学认识党史、正确评价党的伟大功绩、自觉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独标一格的精神风范和理论品质。

关于如何学习和研究党史,强调的是理论与方法,为党史工作提供借鉴与遵循。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36)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党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史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了“树立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等一系列重要方法论原则。

(一)“树立正确党史观”,牢牢把握党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正确党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党史观,也即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党史发展的主流与本质。针对国内外存在的抹黑扭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和夸大党的失误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习近平指出,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3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14、25页。。要形成对党史的正确认知,必须以唯物史观作为根本方法,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从党诞生以来直至今天的整个历程来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毫无疑问是党史的主流,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因客观环境和时代局限所造成的或“左”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是党史的支流,其不利影响相对而言也是次要的;而且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是党史的底色与本质,这是特别需要强调和深刻铭记的。当然,对于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我们不可以回避更不能否认。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38)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习近平原创性地提出和阐发的“树立正确党史观”,有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内涵,是把握党史主流与本质的基本准则。

(二)“树立大历史观”,正确总结和揭示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大历史观是一种兼顾贯通性与发散性的历史思维,是以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人类文明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宽视野来探究党史规律的观点与方法。“树立大历史观”是习近平对党史研究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旨在把历史事件放置于宏大的时空坐标中,即“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3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14、25页。。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4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他从深远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根基上论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并强调中华民族将继续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自信地走向未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着重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强调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中国170多年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4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同时,也只有从大历史观出发,才能真正懂得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及人类文明演进史之间的关系,真切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新的高峰。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宏大视野,原创性地提出“树立大历史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广度和深度,为正确总结和揭示党史规律提供了科学指南。

(三)“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引领和推动党史工作健康发展

党史研究是一门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的考察分析揭示现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必须“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42)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没有党性原则的坚守,党史工作就不免会滑向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强调,党史研究要以坚持党性原则为前提,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和使命,把党史研究与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通过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4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14、25页。。当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也要弘扬科学精神,把党性与科学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没有科学精神的引领,党史工作就可能陷入无序的混乱,也不会形成高质量的党史研究成果。简言之,开展党史工作既要保证“党史姓党”,亦要推动党史研究始终沿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有效达成鉴往知来的目标。习近平关于党史研究中党性和科学性辩证统一关系的阐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政治属性,为党史工作和党史党建学科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积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党史工作意义重大,在党史研究中“注重方式方法创新”(4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6页。,有助于实现党史功用的最大化。习近平强调,党史工作既要全面借鉴和吸取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也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45)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就中国传统史学研究而言,主要有文献考据法、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等,而计量研究法、心理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则是国际史学界常用的方法。党史研究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将上述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党史研究的繁荣发展,以党史研究的累累硕果丰富和充实党史教育的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46)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习近平立足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将党史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融会贯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党史学习和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从而支撑起习近平党史观的完整框架,为推动党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史工作领域的鲜明体现。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和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理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重史传统为历史依据,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为现实依据,建构形成了以党史本体论、党史功能论、党史主旨论、党史方法论等为主要内容的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意蕴丰厚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新飞跃。习近平党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党史观、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史观,为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理论体系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以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好把握历史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史观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4期)2017-05-17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推荐访问:党史 马克思主义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