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第1篇超重和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9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1篇
超重和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视重)。<>
只要竖直方向的a≠0,物体一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仪器称值)。
实重:实际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
+ma(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与v无关)
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
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如果有)产生压力,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2篇
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3篇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线
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4篇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
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2+F2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最大:F=F1+F2
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
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2=F12+F22
分力的计算
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
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5篇
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6篇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m(k=1)→F=ma
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
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7篇
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8篇
单位制的意义
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基本单位可任意选定,导出单位则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基本单位选取的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国际单位制(符号~单位):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电流(I)~A,物质的量(n)~mol,热力学温度~K,发光强度~cd(坎培拉)
:使1kg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即1N=1kg·m/s2。
常见单位换算:1英尺=12英寸,1英寸,1英里。
高一物理复习笔记小总结 第9篇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