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哈尔滨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几年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较为突出。在梳理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表征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的缘由,进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农村产业空心化的策略,以解决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空心化;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4)03-0094-03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凭借其自身优势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的基本是年老体弱人口。然而农村绝非表面上的“人走屋空”,与人口同时外流的还有技术等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失,导致了农村产业空心化的日益加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农村产业“短板”、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破解农村产业空心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瓶颈,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任务和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亟须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哈尔滨市作为农业大市,有效地应对农村产业空心化,对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具有重大意义。

一、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的表征

(一)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严重

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产要素流失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抑制农村产业发展

城市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乡村优势资源流入,农民不断向非农产业集聚,使农业主体日渐弱化,产业积累能力降低,比较效益下降。

技术、知识、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与人口空心化形成恶性循环。以哈尔滨市宾县为例,据2022年的一项调研显示:由于人口外流较多,10个调研村人口平均空心化率超过70%,全县人口平均空心化率约为18.5%。空心化将抑制产业的活力、阻碍经济的纵深发展,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硬伤”。

2.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空心化过程中,随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逐渐离开农村,乡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哈尔滨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得出:城镇人口增加约56.59万人,比重上升9.48%,乡村人口减少约119.2万人。实际调查显示,哈尔滨市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约为81%,16—30岁身体素质处于最好年龄的农村劳动力只占3%左右。尚志市某村由原来近1 600人的村子,到现在只剩下100多位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村”。方正县某村只剩下30多位老人留守。

劳动力的流失、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乡村振兴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方面,减少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供给,降低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村人口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加重了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的负担,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二)产业融合能力存在短板

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农业产业的挖掘能力,农业产业链在纵向上难以衍生出高附加值的产业,横向上难以壮大康养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经济,难以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现有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并未将农业生产的产供销等环节整合起来,多以某一农事环节为对象,与真正的农村产业融合的综合性、全流程特点还有很大差距,融合深度有限。

(三)新经济业态发展缓慢

各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但哈尔滨市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仍以开网店、电商直播为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体验农业等季节性的新经济业态缺乏活力;以构筑多层次全景产业链为特色和优势的创意农业,因属知识密集和文化创意的集合体,对相关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难以成为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共享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因更加智能化、规模化、多元化还未在农村得到广泛认识和认可,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迟缓。

二、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的缘由

(一)人才束缚产业发展

针对哈尔滨市10个村的农民调研得出:超过90%的农民有外出务工经历,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其中有86%的农民常年在外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身体状况、受教育水平等自身条件难以胜任目前的农业生产。传统农业的产业链受到冲击,新的产业链又难以形成,限制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产业发展缺少科技驱动

科技创新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调研得出,目前哈尔滨市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中应用不足,智慧农业涉及的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囿于资金、技术、农户观念等原因在哈尔滨市农村应用较少,农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绿色农业投入品的研发与应用不足,导致绿色农业发展能力不强,农产品竞争力较弱;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研发不足,无法延伸产业链条;受制于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普及难度大。

(三)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尽管国家及哈尔滨市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地方配套资金短缺,农村“最后一公里”建设仍显不足。道路年久失修、质量差,路面窄、交通不便等问题解决缓慢,影响了经济发展;农村新业态发展急需的鲜活农产品个性化仓储冷链物流、停车场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四)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传统农业仍然是哈尔滨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耕地面积。2023年,哈尔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 149.4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5.4%,这种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在遇到灾害时经济损失较大,也不利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破解哈尔滨市农村产业空心化的对策

(一)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哈尔滨市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也不尽相同。针对每个行政村去研究产业融合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从两个维度尽可能全面地探寻哈尔滨市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1.区域位置维度

对于哈尔滨市近郊农村,如双城、松北等经济已进入工业引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域,可选择非农领域的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模式。

受哈尔滨市主城区辐射较小,以第一产业生产为主,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的农村地区(如:巴彦、延寿、方正、通河等地)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可努力实现第一产业同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如: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而成的信息农业、生态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成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

2.产业关系维度

就产业关系维度而言,哈尔滨市农村产业融合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1)产业链延伸型

这种模式大多以农业为融合主体,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使产业间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从而实现产业融合。以一个玉米种植合作社为例,在成立之初可以只开展玉米的种植和初加工业务,随着发展壮大延伸到下游的玉米精深加工和上游的有机肥生产、生物育种等领域,如:可生产玉米食品,利用玉米胚芽加工植物油,不宜直接做饲料的秸秆则可还田,还可拓展到秸秆还田粉碎机械的生产制造等领域。

(2)功能拓展型

这种模式是通过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功能互补,赋予农业新的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如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能源工业等相结合,衍生出创意农业等新的产业,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

(3)产业集聚型

这种模式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基地,包括不同产业不同经营主体的集聚、同一经营主体不同产业的集聚,同一产业不同经营主体的集聚,如:水稻专业合作社可与金融业融合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与科研院所融合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生产米酒;可与电子商务融合拓展营销渠道。这是不同产业不同经营主体集聚的典型。

(4)技术渗透型

这种模式是在农业中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涉农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金融、智慧农业等农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运用物联网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观物”;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等。

(5)全产业链融合

为适应农业新的发展方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势在必行。这种模式是将产业链条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其关键在于做好产业之间的衔接。例如:可在某一高效农业领域,在传统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合作联社,将处于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向农产品加工、包装等第二产业过渡。合作联社既从事农业种植,还从事农产品的初加工甚至深加工,同时还要负责产品的包装与销售。在农业二产的基础上,再向农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延伸。

(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得以产生与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农村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各层面协同驱动。

1.契合实际量力而行

建议哈尔滨市各地域农村新业态发展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理区位、文化背景、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分类施策,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同时,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新业态示范区,先行先试,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加快转型提质

建议哈尔滨市各农村地域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时,要特别注重新业态的功能,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例如: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要立足地方的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通过挖掘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定制农业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农产品定制化生产、个性化销售和精细化服务;共享农业要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升级;农村电商要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市场;农产品加工业,可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研发关键技术。

(三)发展现代大农业

基于哈尔滨市实际,应审慎选择发展现代大农业的路径,本文建议:

1.发展数字农业

首先要制订适于当地数字农业发展的长远可行的规划,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要加强作为数字农业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还应引进相关领域科技人才,助力当地数字农业科研队伍建设。

2.以“移动互联网+农业”为引领

如果说农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并据此调整农业生产规模,那么,“移动互联网+农业”则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避免因走传统的流通渠道使农产品价格不菲而导致的销售不畅。通过买卖双方信任度的提高,进行口碑营销。建议哈尔滨市将农业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把农业真正做大做强。

(四)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有特色,产业才能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是应对农村产业“空心化”的重要举措,一是通过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建立“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比如在尚志市建设集种植、采摘、体验、旅游于一体的红树莓产业强镇。二是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各地域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比如红树莓、草莓、蓝莓、有机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基地,还可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等集体产业经营模式。

(五)践行职业教育与产业空心化治理耦合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农村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有效链接,凸显产业特色,形成优势产业与农村职业教育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空心化治理的耦合度。其次,要优化培育机制,创新培训形式。鉴于农民与农业生产的特点,建议多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将学校学习与田间基地实践有效衔接,探索创新田间授课新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力争通俗易懂、简单易学。最后,哈尔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要不断完善政策,吸引外出务工劳动力积极返村创业,形成农业带头人,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创建留人环境,夯实农村基础设施,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同等的待遇和保障。

(六)改善基础设施

建议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时,各地政府应优先支持交通要道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的道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偏远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最后一米”的建设要加强,提高灌溉覆盖率,加强给排水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的支撑,农村产业空心化的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特别是不同地域、不同村庄应依据自身实际发展产业,确保乡村振兴可持续推进,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智.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述评[J].开发研究,2020(6):89-96.

[2]段玉,孙丽娜.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空心村整治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259-261,263.

[3]朱志猛,宋志彬,刘艳霞.农村产业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成因与治理对策——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6):67-77.

作者简介:朱立丽,研究员,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赞农村“五老”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