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优化研究

基金项目:202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242400410372)

作者简介:王露瑶(1992—),女,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乡村振兴、区域旅游与旅游教育。

摘 要:地处乡村地区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兼顾文物安全、文化传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大型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所在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发展过程中采用“村遗一体”的发展模式,在进行考古遗址展示与保护的同时,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区域环境,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应注重增强文旅融合深度、提升保护利用能级、传承贾湖农耕文明、提升村遗互动水平,以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
乡村振兴;
路径优化;
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09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华文明的物化载体,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的示范意义。《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还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创建考古遗址公园涉及农业和农耕文明,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文化资源。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采用了“村遗一体”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考古遗址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在进行考古遗址展示与保护的同时,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区域环境,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实施。

一、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概况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聚落遗址,距今9 000~7 500年,占地约5.5万平方米。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3年至2023年,共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类盛、制作精美、内涵丰富。因为一系列重要发现,贾湖遗址荣获多个“世界之最”。

2017年,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贾湖考古遗址公园紧紧围绕国家文物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和指导方针,坚持规划建设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保护、展示、教育和休闲等多元化的功能与价值。2018年12月,经漯河市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3年5月18日,贾湖遗址博物馆启动了试运营,当年11月初正式揭牌开馆。截至2024年4月,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万人次。紧邻贾湖遗址、依村庄而建的贾湖遗址博物馆,以贾湖先民生活场景为原型,通过“聚落—聚群—聚合”的概念,形象地表现了史前聚落遗址的形制特点。2024年3月,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发布,贾湖遗址名列其中。

二、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

(一)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产业兴旺

贾湖村依托于贾湖农业文化遗产,着力打造旅游、农业、酿酒三大产业链条,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打造成为贾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带重点村。贾湖村以贾湖考古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区域,联动周边村落农田,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打造了由50余座温室大棚和约700公顷土地组成的贾湖田园综合体,着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研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贾湖文化,打造了以骨笛为代表的相关乐器产品、贾湖酒产品、贾湖风格的陶艺产品、农产品等,促进文旅产业不断创新。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了贾湖村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二)深挖遗产价值,赋能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以发掘区域文化遗产为前提,承担了展示、宣传和弘扬贾湖文化的重任:诠释贾湖文化在中华礼乐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意义、地位,不断深挖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助力文化创新和文化产品研发,推动遗产利用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贾湖村注重在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塑造乡村旅游形象,展现文化遗产价值,促进对贾湖遗址文化精神的传承。目前,贾湖村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也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室内摆放着上万本图书供村民阅读,村内活跃着2支文艺队和1支心意六合拳健身队。

(三)优化人居环境,赋能生态振兴

2023年12月,贾湖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在加快农文旅融合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贾湖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村里建设了合理的交通路网体系,完善了基础服务设施,美化了乡村建筑。修建标准化村室1座,铺设古色古香的青砖道路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栽植树木3 000棵,修建下水道3 000余米,对26.67万平方米的贾湖进行了清淤,建成了2个古朴大气的青砖广场。清淤后的贾湖水草丰美,吸引众多鸟类在此栖息,优良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游客的青睐。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村内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强化党建引领,赋能治理有效

在贾湖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治理有效的组织保障。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贾湖村党支部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依托贾湖文化资源,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带动村民增收,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盘活文化资源,赋能村强民富

贾湖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累计带动当地发展农民种植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4家,帮助周边数百名群众增收致富。贾湖村以贾湖田园综合体为依托,流转土地40万平方米,发展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等支柱产业,村民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贾湖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种养型发展为商品型、经营型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村民双增收。贾湖遗址的文化资源优势,已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2022年,贾湖村接待散客10万余人次,创收约120万元,贾湖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

三、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文旅融合深度有待增强

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运营过程中无门票收入,仅于2024年4月1日之后开始提供人工讲解、讲解器租赁、研学等收费服务(试运行),旅游收入较少。目前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开发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争取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专项资金、当地政府财政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但是只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保障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内文旅项目的建成、运营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有待继续加强。

(二)保护利用能级有待提升

贾湖遗址周边文化旅游用地指标较少,土地制约也成了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的短板,遗址博物馆周边的水系、道路建设需要多方协调。需关注并加强考古旅游展示与保护、旅游产品附加值、旅游项目内涵、旅游业态素养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贾湖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利用,不断提升保护利用能级,将贾湖遗址独特的文明底蕴和文化内涵植入其中,更好地实现文化文明的传承。

(三)文明传承载体仍需丰富

考古遗址公园对文明传承载体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遗址博物馆馆内陈设、文物布展、旅游景观等,可以连接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传承历史文化。但是在文明传承载体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例如,在互动体验方面,多媒体展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较少,给游客带来的交互式体验不多,游客只能被动地观赏,缺乏参与感和亲身体验感,容易使参观体验变得枯燥乏味。后续旅游开发中需要注重根据贾湖IP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新产品,进一步丰富文明传承载体。

(四)村遗互动水平仍需提高

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采用了“村遗一体”的发展模式。贾湖村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规划建设中坚持群策群力和集思广益的基本原则,注重听取、借鉴、采纳村民意见,在尊重村民权益的基础上,保护村庄原貌,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大规模搬迁,促进贾湖村融入贾湖遗址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但是,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当地村落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深度合作互动,村遗互动水平有待提高。

四、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优化建议

(一)增强文旅融合深度

在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后续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不断增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品质,激活贾湖IP的时代价值,通过文旅发展反哺遗址保护。贾湖遗址具备巨大的旅游IP开发潜力,出土的贾湖骨笛和早期农业遗存等文物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深远。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贾湖遗址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增加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发与贾湖相关的文化产品,如文创商品、影视作品、研学旅行课程等,可以进一步挖掘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商业价值。这不仅是对贾湖遗址的有益探索,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积极实践。

(二)提升保护利用能级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应用建设,提升游客体验感,聚焦考古遗址公园“发掘—保护—研究—利用”的生命周期,全面提升贾湖遗址的保护利用能力。构建贾湖文化云端数据库,将贾湖遗址点、遗存资源、文旅文创产品等多种要素,构建成可视化知识图谱,使游客可以更加便捷、迅速地获得贾湖遗址考古科研成果,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大遗址阐释。利用现代信息、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同时,进行数字化、创意化、时代化的价值阐释,讲好遗址故事,传承农耕文明。依托一体化管理做好文物的保护加固,统一评估、实施、管理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和利用体系,保证保护与展示的合理设计、科学管理、高效实施、高质呈现,利用新技术加深遗址信息的公众理解与认同,不断提升贾湖遗址保护利用能级。

(三)传承贾湖农耕文明

贾湖遗址中的早期农业遗存揭示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在贾湖村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围绕遗址文化要素,结合乡村实际,融合农耕文明旅游资源,将村庄与农家打造成为贾湖博物馆延伸的体验区,创设一个集体验、互动、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对贾湖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为游客提供丰富而独特的农耕、文创和工艺等体验。例如,可设置狩猎捕捞、稻作体验、采集渔猎等体验区,开发多样化的传统手工技术工艺品,如创意陶艺制品、泥塑制品等,让游客感受远古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不仅能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贾湖的历史和文化、充分体验当时的远古文明,还能增强游客对古代农业和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认知与兴趣,在传承贾湖农耕文明的同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共赢。

(四)提升村遗互动水平

为了更好地提升遗址公园与乡村社区的互动水平,需要从经济、社会、空间、管理等多个层面,开展文化宣传、遗址保护、旅游经营等多种活动。首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使更多的村民了解、理解、认同遗址文化,提升遗址所在乡村社区对遗址保护的认可度。其次,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提高村民对旅游经营活动的参与度,提升其获得感。最后,构建顺畅的沟通机制,统筹协调遗址公园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建议,定期公开公园的管理和运营情况,让公众了解公园的收支情况。提升村遗互动水平,实现考古遗址公园与当地村落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谷莹.贾湖文旅融合路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2-15.

[2]张莹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促进高质量发展[N].中国文化报,2023-12-15(001).

[3]戴俊骋.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的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2023,38(6):40-51.

[4]唐薇.乡村振兴背景下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策略:以周原遗址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1(4):45-46.

[5]温小娟,张体义,李宗宽.村遗一体 花开贾湖[N].河南日报,2024-04-19(003).

[6]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N].中国文物报,2024-03-08(007).

[7]唐真,管嘉敏,魏昌海.中国考古遗址公园研究进展评述[J].湖南包装,2023,38(4):1-4.

[8]李留通.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

[责任编辑:朱松琳]

猜你喜欢 路径优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基于GEM模型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和路径优化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4期)2017-01-10信息时代数控铣削的刀具路径优化技术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13期)2017-01-10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2期)2016-12-27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30期)2016-12-24CVRP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软件导刊(2016年11期)2016-12-22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推荐访问:遗址 考古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