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
教育强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论述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强国的基本前提是教育要兴旺和强大。教育的兴旺和强大不仅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全方位的强,还包含教育引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全过程的强。任何一个方面或一个过程没有达到强的要求,教育从整体上就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强。教育评价作为贯穿于教育系统的关键环节,教育的任一方面、任一过程无不受到教育评价的牵引,即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强需要教育评价强有力的正确导向和引领。因此,促使我国教育整体达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引领和牵引作用。
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评价要积极引领其先导作用的发挥。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 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 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在我国,“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2]。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基础教育的根本价值都是一致的,即它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民族素质为根本价值指向的。进一步说,基础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育人,而非选拔抑或其他。在这个意义上,基础教育评价先导性作用的发挥,必须使其育人目的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实现,而这必然需要改变以往以选拔为主要取向的教育评价,促使教育评价回归其育人的基本属性。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评价要积极引领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是基础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就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教育评价而言,就是要引领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最大化发挥。首先,教育评价要有对标国际的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以国际高水平的标准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评价起点,持续加强高水平人才培养,牵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高效实现,促使高等教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其次,教育评价要改变原有不利于科学突破的评价体系,创设利于科技创新的评价制度和文化,加强建设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将高等教育导向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方向之上,促使高等教育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使其成为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的策源地。最后,教育评价要引领高等教育不断解除西方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的禁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原则,遵循高等教育一般与特殊规律相结合的逻辑,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助力和推动双一流建设,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出中国的教育强音。
在终身教育方面,教育评价要积极引领其驱动作用的发挥。基于大教育的范畴,教育强国目标的达成及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发挥基础教育的先导作用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更要重视终身教育的驱动作用。基于未来教育发展的视野,终身教育必然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建设教育强国也必然需要顺应这一时代趋势,以达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驱动教育强国的高质量建设。为此,需要以教育评价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引导全社会“树立‘教育即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强调教育的终身属性”[3],进而以教育观念的重塑带动全社会对于人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实质行动。同时,需要以教育评价促进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受教育群体的协调发展,改变以往过于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评价,以及过于关注学生群体的评价现状,以协调、和谐、平衡为评价理念,推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统筹推进和协同发力,推动儿童、成人、弱势群体(老年人、留守儿童)等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促使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在我国得以真正构建,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在教育引领端,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教育强国,首要表现在居于教育引领端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其一,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以教育评价改革引领社会各界端正思想认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论述,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镌刻在心。其二,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以教育评价改革引领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教育评价改革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教育评价改革把好学校办学方向,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教育评价改革促使教师做好潜心育人工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教育评价改革促使学生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教育评价改革促使社会用人单位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引导社会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在教育过程端,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以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教育评价改革的中国方案。第一,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改革,推动学校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激励教师履行教书育人、潜心从教的自觉,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等不同主体参与教育评价的渠道、机制,形成教育评价育人合力。第二,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办学模式改革,引导不同类型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义务教育学校要重在推动优质均衡发展,高中学校要重在促进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要重在深化产教融合、普职融通,高等教育要重在内涵特色、高端突破、分类发展,以完善的教育生态体系建设支撑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评价的标准引领,推动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职,督促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切实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负担,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学校潜心办学、教师潜心育人、学生潜心学习营造良好环境,促使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第四,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教育各个子系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找准问题和突破口,及时调控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教育结果端,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检验和发展功能,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价值尺度,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实效。其一,教育强国建设的成效一般要有两种评价标准。一种是衡量自身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进步的内部标准,即人民满意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根本评价标准;另一种是基于自身国家教育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比较的外部标准,即把世界教育评价通行标准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参照。其中,内部评价标准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但也不可忽视外部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因此,衡量教育强国建设的成效,既要看能否很好地回应了人民对美好教育诉求,是否有效地解决了人民关心和关注的教育问题,并很好地满足了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要对照世界教育评价的通行标准,建设中国特色并同世界互通、互联、互认的教育评价体系。其二,教育强国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价值尺度,建设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评价标准,同时也需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途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强国最根本、最实质的内涵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靠数量化形式来表征,更要看所培养的人,是否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见识、强的奋斗精神、高的综合素质,还要看是否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这就需要以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阻碍,破除当下的“五唯”顽瘴痼疾,进而彰显教育评价的发展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强国育人改革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改革之路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强国有我音乐教育与创作(2019年7期)2019-05-19秦晋争霸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5期)2018-10-10改革备忘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9期)2017-05-04改革创新(二)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年6期)2016-06-30瞧,那些改革推手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